岁月回响·声动初心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家书诵读展播(六)
被誉为“华侨旗帜、民族光辉”的陈嘉庚,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。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身在新加坡的陈嘉庚心系厦门大学、集美大学两校师生安危,以国为家,给时任集美学校校董、统管集美各校的陈村牧先生写了一封特殊的“家书”,以自己带头认捐救国捐和救国公
被誉为“华侨旗帜、民族光辉”的陈嘉庚,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。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身在新加坡的陈嘉庚心系厦门大学、集美大学两校师生安危,以国为家,给时任集美学校校董、统管集美各校的陈村牧先生写了一封特殊的“家书”,以自己带头认捐救国捐和救国公
江竹筠,1939年考入重庆中国公学,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8年6月14日,由于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,被关押在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,受尽酷刑,坚贞不屈,1949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,年仅29岁。
韩雅兰,1905年生于陕西省蒲城县。20世纪20年代在陕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。大革命失败后,1930年3月赴上海,后入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。1936年6月从复旦大学毕业。同年秋,由上海返回西安,在西安女子中学教书。1936年底,赴延安参加
白雪娇,又名白雪樵,祖籍福建安溪,1914年出生在马来亚槟城的一个华侨家庭。1936年入读厦门大学中文系,后回到马来亚槟城当教师。回到槟城后,她马上投入当地的抗日救国活动,成为槟城妇女抗日救国的骨干。